貼圖、程式等,版主可任意修改或刪除,轉貼文章請多用連結,一天 (00:00-23:59) 請只開一個話題,請大家合作,謝謝。02/21/2019 09:12:32 意見庫存 |
外獨會意見交流 |
||
---|---|---|
雕造流星雨 |
![]() http://fanfun.jaxa.jp/countdown/kakushin-epsilon4/index.html |
Record ID: 1543858072 | From: 台灣 |
http://fanfun.jaxa.jp/topics/detail/13572.html
http://fanfun.jaxa.jp/countdown/kakushin-epsilon4/index.html |
Record ID: 1543858072R001 | From: 台灣 |
![]() |
Record ID: 1543858072R002 | From: 台灣 |
民間企業參與人工流星雨 明年元月 |
Record ID: 1543858072R003 | From: 台灣 |
https://technews.tw/2017/11/23/worlds-first-artificial-meteor-shower/
![]() |
Record ID: 1543858072R004 | From: 台灣 |
總部位於東京的 ALE 公司。ALE 宣稱可按需生產流星,並準備在 2019 年首次在廣島上空導演一場人工流星雨。「24 小時的愛情,是我一生難忘的美麗回憶」,這是《廣島之戀》的歌詞,流星劃過天空時,心神枯木的人心頭也會劃過一絲嚮往。
藉助一種特製的衛星,來創造任何時間、任何顏色的流星。該公司表示,每顆流星都可在方圓 100 公里(約 62 英里)範圍內看到。 這些「流星源」從衛星釋放出來後,到達地球大氣層時會起火,每顆持續 10 秒,這樣就能造成像流星雨的錯覺。 既然是難得的美景,自然不便宜,一顆流星的成本是 100 萬日圓(約新台幣 27 萬元)。而催生流星的是一顆只有豌豆大的「流星源」,它們穿過大氣層時會發出明亮的光芒,速度可達到秒速 5 英里(8 公里)。 除了流星,衛星費用也不菲。一顆微型衛星的研製和發射,預計將耗資 10 億日圓(約新台幣 2,700 萬元)。這顆小衛星是一個 20 英吋(50 公分)的立方體,大小相當於一個背包,將在地球上空 400 到 500 公里(約 250 到 310 英里)的高度飛行。它將繞行在南北方向的極地軌道上,但目前還不清楚火箭將如何進入軌道。 ALE 公司 2015 年首次宣布此計畫。現在,這家公司宣布了進行流星雨挑戰的地方,2019 年將在廣島瀨戶內市首次嘗試流星雨。之所以被選中,是因為瀨戶內市廣受人們歡迎,風景優美、天空晴朗,是觀賞流星雨的上佳之地。 據 Rocket News 報導稱,該計畫將把這顆衛星的 300 到 400 顆流星源(也就是流星的前身),送入離澳洲 500 公里(約 310 英里)的軌道,從那裡向日本方向釋放流星源。大約 15 分鐘,流星源到達 Setouchi 上空 60 公里(約 37 英里)的高度,開始燃燒。流星源成分可以改變,進而改變每顆流星的顏色,這意味著可創造出五彩繽紛的流星艦隊。 此外,由於流星源是人造的,比自然流星更亮,可見時間也更長。東京日本大學進行的一項測試表明,流星源的燃燒會非常明亮,甚至可在污染嚴重的大都市上空看到。公司 CEO 岡島礼奈說,「讓天空成為螢幕」是這個項目最吸引人的娛樂之處。她還說,他們可「與地面事件結合」,比如說一個聚會,為觀眾提供奇觀。 每顆「流星」接近地面前就會完全分解。因此,不必擔心對地面造成麻煩。 該公司還將在 2020 年的東京奧運會表演人工流星雨。廣島的演出也算是奧運會的預演。 除了好玩,對科學方面也有助益。 光線分析可揭示大氣的溫度和密度,以及運動,甚至可看出環境變化的線索。將人造流星的特徵與「自然」流星比較,還可以顯示流星的構成。 想不想在 2019 年親眼目睹奇觀呢?好了,不說了,開始存錢吧。 (本文由 36Kr 授權轉載;首圖來源:pixabay) |
Record ID: 1543858072R005 | From: 台灣 |